●●● 留言簿--留言查阅 ●●●
·留言无须注册·
1.初见秦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 ->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 对照下文可知断句应在“令”字后,但我不确定是“宗庙,令,” 还是“宗庙令”
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 -> 立社稷主,置宗庙令,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二矣。
绛代、上党 -> 绛上党(疑为版本差异)
臣以为天下之从,几不能矣 -> 臣以为天下之从,几不难矣
此与天下,可兼而有也 -> 以此与天下,天下可兼而有也
齐、燕不北,霸王之名不成 -> 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
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 -> 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也。
2.存韩
修守备,戎强敌, -> 修守备,戒强敌,
攻伐而使从者闻焉,不可悔也。 -> 夫攻伐而使从者间焉,不可悔也。
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甚以为不然 -> 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臣斯甚以为不然
虚处则然,若居湿地, -> 虚处则㤥然,若居湿地
城尽则聚散,则无军矣。 -> 城尽则聚散,聚散则无军矣。
3.难言 微惣说约,径省而不饰, -> 摠微说约,径省而不饰,
则足以为谮而不让 -> 则见以为谮而不让
身执鼎俎为疱宰 -> 身执鼎俎为庖宰
4.爱臣
此君人者所处也 -> 此君人者所外也
主威之重,主蔄E之隆也 -> 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5.主道
臣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臣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 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去愚去智,臣乃自备 -> 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有贤而不以行,观臣下之所因 -> 有行而不以贤,观臣下之所因
谬乎莫得其所 -> 漻乎莫得其所
不智而为上智者正 -> 不智而为智者正
赦罪,则奸臣易为非 -> 赦罚,则奸臣易为非
6. 有度
故有荆庄、齐桓公,则荆、齐可以霸 -> 故有荆庄、齐桓,则荆、齐可以霸,
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 -> 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
夫为之人主,而身察百官 -> 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
法审,同上尊而不侵 -> 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7.二柄
今人主非使赏罚之威早出于己也 -> 今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己也
齐桓公妒外而好内 -> 齐桓公妒而好内
桓公虫流出尸而不葬 -> 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
8.扬权
甘口而疾形 -> 甘口而病形
德者,核理而其至 -> 德者、核理而普至
从室视庭参,咫尺已具 -> 从室视庭,参咫尺已具,
主上不神,下奖有因 -> 主上不神,下将有因
毋富人而贷焉 -> 为何有些地方显示不出头的“毋”,有些地方显示出头的“毋”,如“毋使木枝扶疏”
一栖两雄,其斗 -> 一栖两雄,其斗㘖㘖
豺狼在牢,其着不繁 -> 豺狼在牢,其羊不繁
夫妻持政,予无适从 -> 夫妻持政,子无适从
数披其必笔闭比木,毋使枝茂 -> 数披其木,毋使枝茂
9. 八奸
为人臣者尽民以美宫室台池 -> 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
强兵之所强,弱兵必服 -> 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
从臣之所以道成奸 -> 人臣之所以道成奸
不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 -> 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
其事而财亲 -> 弃事而财亲
10.十过
离内远游,百忽于谏士 -> 离内远游而忽于谏士
而司马又醉于此 -> 而司马又醉如此
行小忠,则大忠贼也 -> 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荀息伐虢克之,还反处三年 -> 荀息伐虢之,还反处三年
昔者楚灵王为申之命 -> 昔者楚灵王为申之会
纣为黎丘之而戎、狄叛之 -> 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
子为听而写之 -> 子为我听而写之
今吾主德薄,不足听之 -> 今主君德薄,不足听之
裂帷幕,奇俎豆,隳廊瓦 -> 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宣子曰:“诺。” -> 宣子“诺”
备修其教不治城郭 -> 务修其教不治城郭
公宫之垣皆以荻蒿枯楚墙之 -> 公宫之垣皆以荻蒿楛楚墙之
粮食匮,则力尽 -> 粮食匮,财力尽
知伯身死军奇 -> 知伯身死军破
寡人尝闻道而未得目见之地 -> 寡人尝闻道而未得目见之也
子以俭寡人,何人 -> 子以俭对寡人何也
公妒外而好内,竖刁自 以为治内 -> 公妒而好内,竖刁自獖以为治内
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尸 -> 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
因赂以各都而南与伐楚 -> 因赂以名都而南与伐楚
即恐为曹伤。君如不杀之 -> 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
11.孤愤
其可以罪过诬者,公法而诛之 -> 其可以罪过诬者,以公法而诛之
货赂不至则精乱之功息 -> 货赂不至,则精辩之功息
12.说难
未必弃身泄之也 -> 未必其身泄之也
自勇之断,则无以其谪怒之 -> 自勇其断,则无以其谪怒之
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加,如此其污也 -> 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如此其污也
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未渥 -> 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
13.和氏
泪尽而继之以血 -> 泣尽而继之以血
然则有道者之不憀也 -> 然则有道者之不僇也
14.奸劫弑臣
此人臣之所以信幸之道也 -> 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
人主所有术数以御之也 -> 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
此田成子之所以弑简公者也 -> 此田成之所以弑简公者也
知饰诈之不可以得安也 -> 知伪诈之不可以得安也
赏告奸,因末作而利本事 -> 赏告奸,困末作而利本事
皆不知治乱之情, 多诵先古之书 -> 皆不知治乱之情,讘䛟多诵先古之书
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 -> 故其治国也,正明法,陈严刑
余欲君之弃妻也 -> 余欲君之弃其妻也
父之爱子也,犹可以而害也 -> 父之爱子也,犹可以毁而害也
然而有术数者之为人也 -> 然则有术数者之为人也
明赏设利以功之 -> 明赏设利以劝之
《存韩》 “书言韩子之未可举,下臣斯。臣斯甚以为不然”:(后一“臣斯”见于另本,据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考证,为误重复。)
《难言》 “摠微说约,径省而不饰”:(摠,《韩非子集解》作“揔”,同。) “则见以为谮而不让”:(谮,乾道本作“谮”,凌本作“僭”,据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考证改为“僭”)
《主道》 “有行而不以贤,观臣下之所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当作“有贤而不以行”,理通。)
《扬权》 为何有些地方显示不出头的“毋”,有些地方显示出头的“毋”,如“毋使木枝扶疏”:(或许是荧屏问题,或是浏览器问题,我这里显示正常。)
《十过》 “荀息伐虢之,还反处三年”(据考证,确缺“克”字,应为“荀息伐虢克之,还反处三年”,下句可佐证:“兴兵伐虞,又克之。”)
其余者,悉遵朋友提示,并参照王先慎《韩非子集解》本补加、校正。再谢,欢迎继续!
先生排版简介明了,后生受益良多。 祝先生身体康健,元旦快乐。
好的,无论发现明显错误,还是有疑义处,都可提出来,我们一同核对纠正。谢谢!
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 则下临千仞之溪 (下字更精确) 则长乐生而功名成 则长乐生而功名就 (下一句名实相持而成,似乎就字这版本更佳) 技有余巧于事 技有余巧便于事 近者已亲,而远者不结 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
谢谢朋友理解!好的,你尽管发帖,我尽可能地找时间及时核对校正,或有延搁,还望谅解。
《集解·韩非子》考证较细,辨误时尽可能依据之。
三十 主之所用七术 主之所用也七术 三曰信赏心能 三曰信赏尽能 故藏弊裤 故藏弊袴 可改可不改 故阳山谩覟竖 故阳山谩樛竖 臣之梦贱矣 臣之梦践矣 三人足以为从矣 三人足以为众矣 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 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 叔孙使竖牛请之叔孙 使竖牛请之叔孙 叔孙二字须删之
朋友新年快乐!
祝先生福寿安康,阖家幸福。新年快乐! 自将众辄救火者 自将众趣救火者 人何故为之也?卫嗣君之时有胥靡逃之魏 中间需分段 乃下令大夫曰 乃下令曰 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 除非王者岁作王者生辰解,不然应为 明年之请以头献王者,岁十余人。 岁解作一年或当年。 毁之足以杀人矣。 誉之足以杀人矣。 紧接其后的 一曰 需分段 故曰王将复吾而试其教 故越王将复吾而试其教 可改可不改 裤之与嚬笑远矣 裤之与嚬笑相去远矣 渔者握鳣利之所在 渔者握鳣,利之所在
郄宛 是否念作xi 四声 wan 三声 还是xi四声 yuan 一声
余皆酌情遵改,谢谢!
“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挟,挟藏、怀藏。智,知也,古通用。此句意思是说:对某事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试探他人,往往会得到你不曾知道的情况。理解前提,须知此为帝王驭臣之术其一。 “深智一物,众隐皆变”:隐之变,是为其反,显露也。此句意为:只要深刻了解某事物,则围绕这一事物的一些潜在的东西便会显露出来。 对应“经六·挟智”的“说六”所举之例,用来透解此术未必尽意,只能参考,不必附会解读之。
关于“郄宛”读音
郄:又作“郤”,通常有“切”“细”二音,皆为姓,或为古音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地域读音差别。《三国志》中“郄正”,通常读音为“细正”,可依此。 宛:也通常有“挽”“鸳”二音,其实也是古音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差异。如“宛城”“宛陵”之“宛”,古读yuān,后来俗化为wǎn,叫开了,也就认可为正音了。 其实“郄宛”应读“细鸳”音,但有人读成“细晩”或“切晚”音,你也无法证明其错。关键是今人需要有个统一的读法。
傅说之以“无衣紫,缓之以郑简 傅说之以“无衣紫“,缓之以郑简 缺了个引号 患在尊厉王击警鼓 患在厉王击警鼓 君不知贱不肖 君不知齐不肖 为木兰之柜,薰桂椒之椟, 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 与仇齐也 与齐仇也 一曰:“好微巧。 一曰:“燕王好微巧。 或 一曰:燕王征巧术之人,卫人诸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臣,削者也 “臣为削者也 诸微物必以削之 诸微物必以削削之 见说,宋人 兒说,宋人 今人主听说,不应之以度而说其不度以功, 今人主听说不应之以度,而说其辩,不度以功, 郑人有相与争年者 缺 一人曰:“吾与尧同年。” 为周君画荚 为周君画筴 鬼神 鬼魅 树瓠 巨瓠 或许两可之间 则不可剖以盛物 则不可以剖以盛物 椽任轻涂 以直椽任轻涂 范旦 范且 不得施其技巧,故屋坏弓折 工匠不得施其技巧,故坏屋折弓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饮酒醉,过而击,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而击之也。” 存疑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而毋得使通辞 而毋使通辞 此不信之患。 有相与讼者 惠嗣公使人伪关市 以上需分段。
吾将何 以履之 吾将何屩以履之 西戎昌 西伯昌 博贵枭 博者贵枭 儒者以为害,故不博也 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博也 下同 与其使民謟下也,宁使民謟上 与其使民谄下也,宁使民谄上。 胊e有饥色 面有饥色
夫虚无无见者,廪也 夫虚无无见者,禀见 或 夫虚无无见者,察也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 虽有千金之玉卮 怀钱挈壶 怀钱挈壶瓮 大臣为猛狗迎而龅人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御 故人臣执柄而擅禁 夫大臣为猛狗而龅有道之士矣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 马蹄践 廷理斩其 戮其御 马蹄践霤,廷理斩其辀,戮其御 卫君之疑奚与媪 卫君之爱疑奚与媪 其妻请其兄而索 其妻请其兄而索入 吏曰:请有事焉 吏曰:请用事焉 非不知有苦则安 非人不知有若则安 两可
而简上不求见者谓之“贤” 而简上不求见者世谓之“贤” 今下而听其上,上之所争也。 今下而听其上,上之所急也。 无宅容身,身死田亩 无宅容身,身死田夺 岩居 路 岩居窞路
●第二条:以“法也者,官之所以师也”为妥,其语式与前面“凡术也者,主之所以执也”对应。 ●第三条:“内险以贼,其外小谨,以征其善”,此断句无误。 首句:内,其内,指内心。险,阴险也。贼,害也,此处可译成歹恶。此句言其内心“险以贼”,即阴险而歹恶。 次句与末句:其外,指其表现。小谨,即谨小慎微。征,指呈现之象。此句言其表现上谨小慎微,给人以良善的假象。 若断句成“内险以贼其外,小谨以征其善”,就欠通了。 ●外摅巷族:依集解本,不必改。“攞”字不通。
下一贴
●“无宅容身,身死田亩”,依集解本,不必改。 若“身死田夺”,可知其生前有田,既生前有田,何谓“无宅容身”?很明显,“身死田亩”犹同“身死沟壑”之意。故此条可依集解本,不必改。
其余遵改,谢谢!
骄恣则行 老聃有言曰 中间缺 骄恣则行暴,此虽财用足而爱厚,轻利之患也。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懦则肆于为非。财用足而力作者神农也,上治懦而行修者曾、史也。夫民之不及神农、曾、史亦已明矣。
卑适以观直谄 卑適以观直谄 两可,通假字,如果追求一致,后者好些。 知辟罪以止威 知罪辟罪以止威 十从云疑 十人云疑 臣不得两谏,必任其一语;不得擅行,必合其参 臣不得两谏,必任其一,语不得擅行,必合其参
众谏以效智故,使君自取一以避罪,故众之谏也败。君之取也,无副言于上以设将然,今符言于后以知谩诚语。 众谏以效智故,使君自取一以避罪,故众之谏也,败君之取也。无副言于上以设将然,今符言于后以知谩诚语。 两者都解的通,后者断句更舒服些。
外官者毋私 处官者毋私
谢谢。先生细致。
后面七章可能要拖沓一段时间了,眼肌疲劳,要缓几天。。
“千秋万岁”之声括耳 “千秋万岁”之声聒耳 夫求圣通之。 下缺: 夫求圣通之士者,为民知之不足师用。昔禹决江濬河而民聚瓦石,子产开亩树桑郑人谤訾。禹利天下,子产存郑,皆以受谤,夫民智之不足用亦明矣。故举士而求贤智,为政而期适民,皆乱之端,未可与为治也。 另,先生客气,无需文末都说谢谢,我们后学末进受之有愧。是先生辛苦操持偌大平台,精雕细琢完善文本。本站有些断句、文字与别处不同,比对参照才能觉出先生所择字、词版本的妙处。(例如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本站作以寡去本务而趋末作)。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先生功泽莫大!
人主 王子比干谏其而剖其心 王子比干谏纣而剖其心
饬令 以刑治,以赏战厚禄,以用术。行都之过,则都无奸市。物多者众,农弛奸胜则国必削。民有余食,使以粟出爵 以刑治,以赏战厚禄以周术。国无奸民,则都无奸市。物多末众,农弛奸胜,则国必削。民有馀食,使以粟出爵(商君书靳令第十三的片段。。)